从殷素素说开去——浅谈金庸笔下的殉情

作者:转载发布时间:2011-03-06

《倚天屠龙记》里的殷素素是个传奇女子。她本是明教四大护法白眉鹰王之女,是正派人士眼里的妖女。她清丽不可方物,擅琴棋书画,武功也着实了得,仗剑在江湖行走,潇洒来去。

后来遇到武当五侠张翠山,甘愿放弃一切相随左右。两人在无人荒岛过了数年后重返中原,卷入了江湖纷争,张翠山因殷素素以前的罪孽愧对同门师兄挥剑自刎以谢天下,殷素素也自杀殉情。

殷素素死前有两段遗言。先是虚构了一个倚天剑屠龙刀的去处,挑起武林风云再起。然后叮嘱儿子张无忌记着所有上武当山逼死父母的各门各派的人,以图日后慢慢报仇。叮嘱儿子愈是美貌的女子愈会骗人,叫他小心。一番话后就血溅武当横尸在少年张无忌面前。

每次看到这里,都感觉心里郁闷难平。殷素素自杀殉情,是个痴心刚烈的女子。但她把一个在荒岛长大,不谙人情世故不知江湖凶险的儿子独自留在世上,临终遗言还要他牢记血海深仇,为他树敌过多,还要他警惕防范女人,给他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,这样不负责任的母亲,实在令女读者不能接受。

如果说殷素素是形势所迫难逃一死,那胡一刀夫人胡斐之母胡夫人的死却是纯属自愿。胡一刀被苗人凤误伤,因兵刃上喂有剧毒,见血封喉,无治身亡。胡夫人将胡斐托付给苗人凤后当场自刎殉夫。她是觉得无仇可报失望至极,还是觉得人生已无留恋呢?

 事实上张无忌和胡斐都在成长的过程中吃尽了苦头。张无忌虽有张三丰怜爱,却还是被朱长龄逼得跳下万丈悬崖,在人迹罕至的山洞里食野果渡过几年寒暑。苗人凤也有负胡夫人厚托,让胡斐多年漂泊孤苦。他们的遭遇殷素素胡夫人若在天有灵,不知何思何想!所幸金大侠为他们安排了难得的种种际遇,也安排了张无忌的宽容豁达和胡斐的勇敢侠义。但他们的性格始终是有些别扭,让读者不能喜欢他们。

每当读到她们,我会想到郭靖之母李萍。李萍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,容貌平常。她的夫君郭啸天也是个响当当的英雄,二人夫妻恩爱生活美满,不料天降横祸,郭啸天惨死,李萍顽强地雪地产子,然后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独自将孩子带大。她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郭靖的正统道德观念和传统侠义精神由她从小到大教育,郭靖的许多坚强的信念也是由她灌输,郭靖的成功与她教子有方是分不开的。

都说女人天性里母爱第一,殷素素胡夫人临死前何尝不是对孩子万般不舍,但她们更看重和心爱的人生死相随。李萍也爱自己的丈夫,但她感受到了爱中的责任,她只手之力抚养丈夫一息血脉,让丈夫的生命延续下去,并把孩子培育成象父亲那样有优良品德和高尚人格的人,这样的爱才显得深厚。死虽然慷慨激昂,但活着更是不易。想到李萍在大漠的风沙中挺立着顽强的脊骨,敬佩之情油然生起。

说到殉情,金庸笔下还有许多。如程灵素为胡斐,公孙绿萼为杨过,她们是一种爱而无望宁愿一死的心情,她们不断为爱付出不求回报,因为她们自知不可能得到回报。她们知道对方永远不可能属于自己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为她人朝思暮想。既然活着如此痛苦,不如牺牲了自己来成全对方,至少在他心中留一份永恒的感激和怀念。

如阿朱为乔峰。本是两情相悦的一对,本有着关外共牧牛羊的盟约。但为了化解乔峰的满腔愁恨却甘愿付死。她是在听信了康敏的一面之辞,没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死去的。其实她是否非死不可呢?难道不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?她想过乔峰失去她后的悲怆和痛苦吗?这时的乔峰已开始在情感上信赖她,需要她相随左右,她不仅死去还死在他的掌下,这样的打击和刺激换了别人是无力承受的。乔峰后来并不快乐,这个结局她怎么预料不到。

还有种种殉情,如阿紫为乔峰,如何阮君为陆展元。如没有殉情成功的杨过为小龙女,白阿绣为石破天。如至死犹歌情为何物的李莫愁,如有了一番殉情经历后马上改变初衷移情别恋的王语嫣,如数十年一直准备殉情却怡养天年的黄药师。

记得几年前看电影《泰坦尼克号》时,总讷闷不解,这就是西方人推崇的爱情观吗?这和我们理想中的爱情是多么不同。中国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爱情故事都是凄美的,孟仲卿和刘兰芝,梁山泊与祝英台,林黛玉和贾宝玉,他们的故事之所以感人,是因为他们可以为爱情舍弃生命,殉情是为爱情至高无上的付出。按照我们的版本,罗丝不是跳进大海和爱人同归于尽就是守节终身不嫁。可她后来不仅有了新生活而且还很快乐,这在我们眼里简直是对爱情的一种亵渎。

后来见多了种种悲欢离合是是非非,竟然开始认同罗丝们的爱情观。爱其实就是希望对方幸福快乐,希望对方珍惜生命,好好生活,是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,并善待自己,不让对方担心。就如罗丝能幸福快乐是因为她相信杰克在天之灵希望她如此。

金庸笔下抱这种爱情观的也有不少,例如黄蓉。当年她和郭靖两情相恰时,郭靖被迫要回蒙古迎娶华筝。面对生离死别,黄蓉没有殉情,没有哭天抢地,只淡淡地说:从此以后,你要娶亲,我也要嫁人,只是我知道我的心里只有一个你了。象黄蓉这样冰雪聪明的女子,对爱情勇于追求,遇到阻力时也懂得知难而退而没有一味怨天尤人甚至寻死觅活。后来郭靖依然回到她身边,这样完美的结局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。

“他与咱,咱与他,两下里多牵挂。冤家,怎能够成就了姻缘,就死在阎王殿前,由他把那杵来舂,锯来解,把磨来挨,放在油锅里去炸。唉呀由他!只见那活人受罪,哪曾见过死鬼带枷?唉呀由他!火烧眉毛,且顾眼下。火烧眉毛,且顾眼下。”

张翠山与殷素素初会再会,寒水孤舟,碧纱灯盏,琴韵冷冷,细雨清歌,似是一派缥缈旖旎风光,却始终带着几分鬼气森森,似乎印证了二人悲惨之极的结局。

张翠山个性里的迂腐和不坦白,从他初会殷素素的举止就可见一斑,枉自张三丰夸奖他是什么“办事讯敏,从不拖泥带水”,这位张五侠,见了个女扮男装的妙龄丽人,心有思慕又强自抑制,如同一只大猴子一样船上岸上跃来跃去,行为似是君子,却不够洒脱磊落,隐隐有那么一点作伪之嫌。

钱塘江畔,一人一舟并肩而行,殷与张,各有各的惘然,细雨加身竟也不知躲避。还是张翠山先省悟过来,提醒殷素素进舱避雨,这一节的对答,极似“龄官划蔷痴及局外”。只不过,殷与张,分明是局内之人。

遇见张之前,殷素素是率性任意、颠覆正统道德观的“邪教妖女”,行事很是有些无法无天。然而,遇上了这位相貌英俊循循儒雅的张五侠,恰似她命中的天魔星,便像韩剧中所说的“抛弃娘家文化投奔婆家文化”,逐渐压制自己的个性讨得他的欢心。

殷与张之间,相隔不知有几座大山。他们两人的结合,需要金毛狮王谢逊的横空出世,王盘山的恶战,天翻地覆的一场海啸,生与死的挣扎,远离江湖,远离人言,远离“侠义正统”,若非如此,殷素素再怎么美怎么慧,张翠山也未必有接受她的勇气,尽管他心里对她也是万分倾慕。

殷素素的心里,其实是明白这一点的,她的这一曲《山坡羊》,在不顾一切的幸福里蕴藏着无限的辛酸,因为这幸福明明白白不会长久不会有好下场。似乎不能说她“识人不明”,张翠山虽然婆婆妈妈,有一句承诺却很动人。

那就是:“倘若你没好下场,我也跟你一起没好下场。”

这种甜言蜜语,即使不能算打遍天下无敌手,要俘获一些年轻女孩子们的心也是容易之至,容易之至!

十年的夫妻之情,抵不上兄弟之义。张翠山的自刎,一大半原因是为了对不起俞岱岩,这对殷素素其实不公。残害俞岱岩的罪魁祸首,应该是抢夺屠龙刀的西域少林诸人,这笔帐为何都算到她头上?

武当七侠在道义上的完美,是一种能杀人的“高大全”。张三丰的胸襟见识,自在众弟子之上。张翠山一肚子心事去见他,曾得蒙开解:“这正邪两字,原本难分。正派弟子若是心术不正,便是邪徒,邪派中人若是一心向善,便是正人君子。”说殷素素,“便算她人品不好,到得咱们山上,难道不能潜移默化于她么?”然则他对于武当派的正统教育,还是颇为自信,而后第三代准掌门人宋青书,在武当潜移默化这么些年,却堕落成了寡廉鲜耻之徒,不知他作何说辞,是否也把责任推托到周芷若身上?

花开花落,花落花开。若干年后,明教自“邪魔歪道”转而一统天下,修成了最正统的正果。

此时的江湖人,说起当年事,又是何种嘴脸?何种声口?

让我落泪的小说不多,武侠小说更是稀少,但《倚天屠龙记》是其中一部。

金庸先生在散文《月云》的最后说,小昭与张无忌被迫分离让他哭了。我比他哭的更早,在殷素素自杀殉情时,我便控制不了自己的眼泪了,并且是每读一次就会落一回泪。那是一段不忍卒读的文字,有时翻阅这部书,总是跳跃过这一回文字,可读至最后又忍不住回读,再读优势伤情。不为别的,只为素素这样的一位女子。

先生在叙述这回文字时轻描淡写,没有忧郁,没有缠绵,情节在紧张而又又张有驰进行着。当素素从俞岱岩的房间走到大厅时,看到了丈夫张翠山自杀而网,她没有嚎然大哭,也没有茫然不知所措,甚至连眼泪也没有,只是凄然地对儿子说:“人死了,活不转来了。”那镇定从容似乎很无情,然而这正是多情深处转无情。她已经选择了自己的归宿——自杀殉情,伴张丈夫而去,做一对同命鸳鸯。

没有缠绵,没有悲悲切切,却是如血的悲壮,如酒的刚烈。她让爱情如惊电划破黑暗长空,似焦雷炸破寰宇,以一个惊叹号为爱情做出了最完美,而又最凄恻的诠释。让一切关于爱情的语言变的无力,让一切描绘爱情的五颜六色变的苍白。一切的话成为多余,一切的表白成为累赘,只有那捧鲜血让爱情成为永恒的瑰丽。

在这场悲剧里,张翠山的死成全了对义兄金毛狮王谢逊的道义,对师兄俞岱岩的师兄弟情意,以及对素素的感情,而素素在这场悲剧里只成全了爱情,她是一个为爱情而生,为爱情而死的女子。

素素死于一场高贵的爱情。

当她的娇躯缓缓的倒下的时候,以一种流星损落的姿态,在苍宇中沉下,那种光华那些大侠宗师黯然失色。那是对爱情的坚贞,对爱情的忠诚,那是用生命来演绎爱情的诺言。飞蛾是微小的,但对光明的追求让我们感到敬佩,素素是弱小的女子,她对爱情追寻如飞蛾扑火一般热情感动着我们每个读者。

素素是一个充满灵气与邪气的智慧女子,这二者的结合注定她的行为乖张,然而哪个至青至性得人人不行为乖张,不和常理。这种乖张的性情是情之所钟者的表现。这种行为的人,她一旦钟情某件事物,一生都处于迷恋状态。一旦她迷恋得事物消亡,那么她的生命也接近消亡。这是支持他们生命的一种信念哲学。正如尼采所说:“为了能忍受对虚无的渴望,它需要超越空间,时间和个体的难得恍惚境界;这种境界又需要一种哲学,教人通过想象来战胜对世俗的难以形容的厌恶。”

对素素而言这种哲学无疑是爱情。爱情支撑着她整个生命,她的生命等价于这场爱情,她从生命的伊始好象为这场爱情而等待,等待在时间横无际涯中。当爱情来临的时候她象飞蛾扑火一般,明知是死亡,也义无返顾,这是一种本能,来源于情不自禁。

情不自禁的爱,是所有爱情中最令人由心而发的,也是最单纯质朴的。她无法让自己前思后想,无法容忍爱情从身边匆匆而过。黑格尔说:“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在我身上活着,我也就在对方身上活着。双方在这个充实的统一体里才能实现各自的自为存在,双方都把各自的整个灵魂和世界纳入到这个同一里。”什么能比爱情中的情不自禁更能感动人呢?

在这种情不自禁中,素素不断扭曲自己的性格,委屈自己,成全“张郎”。她抛去女孩子的矜持,蓄意讨好爱情。素素是一位只会向爱情低头的女子。她所承受的一切,只为和心爱的人天长地久,过一对柴米夫妻,所以她在冰天雪地的冰火岛,过着钻木取火,茹毛饮血的坚信生活,她认为那是人间仙岛。对于相爱得人而言,就是世界上最高的权威,所有的财富聚集,他们也会弃置蔽履;就是让她穿着褴褛的衣衫,住着寒窑山洞,他感到也胜过貂俅皮衣,广厦万间。

上天也并没有亏待有心的人,给予了他们十年的光阴。对于张殷他们这十年是他们命运中最幸福的十年,他们的一生都是为了着十年准备。在时间横无际涯中,在那千百年的等待中,就是为了十年的相聚。相爱十年,朝夕相处,能有个知己,爱自己疼自己的人,是何等的幸福。

素素的爱情不同于后来的赵敏与周芷若的爱情。赵敏所爱的是一个武功盖世,名重权位的张大侠,周芷若钟情的爱也抵不住盖世武学的诱惑。而素素只是爱的张翠山这个人,无论他是不是侠客,是不是名门子弟,这对素素来说并不重要,唯一重要的是张翠山对她的爱。赵敏对张无忌的爱情象公主对百姓的施舍,如奇遇,逻辑性勉强;周芷若的爱多的是名利束缚,她爱的是光明顶上独战六派的大侠。他们的爱情都是加了各种条件,不是纯净的。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张无忌是个普通人,他们还会爱他吗?而素素追求的是平凡之爱,在书中不是英雄人物,无论他的性格还是作为,而素素爱的不是英雄,她只爱张翠山这个单纯的人。

素素是个充满灵气与邪气的智慧女子,也就是这邪气铸就了她的钟情与烈性。这种烈性为她见丈夫亡故后而殉情做了铺垫。

在张殷之间的爱情悲剧,他们的悲剧承担者不是张翠山,而是素素。素素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,她都承担着这场悲剧的恶名。但素素是不在意这些的,因为她在天国里,圆着自己未尽的爱情。